侯伯王莊園是波爾多五大酒莊中規(guī)模最小,但卻是成名最早的酒莊。早在14世紀,侯伯王莊園就已是一個葡萄種植園,并在之后的經(jīng)營中一直保持著不錯的發(fā)展。1525年4月23日,利布爾納(Libourne)市長的女兒珍妮·德·貝龍(Jeanne de Bellon)嫁給波爾多市議會法庭書記強·德·彭塔克(Jean de Pontac),嫁妝就是佩薩克-雷奧良產(chǎn)區(qū)的一塊被稱為“Huat-Brion”的園地。1533年,彭塔克買下了侯伯王莊園的豪宅,一個歷經(jīng)四個家族經(jīng)營,傳承數(shù)個世紀的優(yōu)秀葡萄園由此應運而生。
當獲得侯伯王莊園的部分土地后,彭塔克不斷擴大與完善其產(chǎn)業(yè)。1549年,彭塔克著手修建城堡,因他對產(chǎn)區(qū)的風土了如指掌,他將城堡修建在沙丘腳下的沙礫區(qū),而沙丘則專門用來種植葡萄。歷史學家保羅·蘆笛椰毫不猶豫地將這座城堡稱為“優(yōu)秀座當之無愧的酒堡”,因此可以認定侯伯王莊園的沙丘是1855年列級酒莊中有跡可循的最早產(chǎn)區(qū),比現(xiàn)在的梅多克優(yōu)秀酒莊要早一個世紀。而且,侯伯王城堡可稱得上是波爾多莊園中最浪漫、優(yōu)美和典雅的一座,所以酒標一直沿用此建筑物。
4個世紀中,這座盛產(chǎn)皇室用酒的酒莊多次易主,擁有者當中不乏歷史上功績不凡的人物,包括海軍上將、大主教、法國優(yōu)秀統(tǒng)帥共和吉耶納地區(qū)執(zhí)政官、波爾多市市長以及才華橫溢的查理斯-莫瑞·塔勒朗-佩里戈(Charles-Maurice de Talleyrand-Perigord)(他買下侯伯王莊園的時候正在外交部擔任對外關系部長一職)。1836年,巴黎銀行家約瑟夫-尤金·拉瑞尤(Joseph-Eugene·Lagio)在拍賣中買下侯伯王莊園。五年后他又將酒坊購回,這又使侯伯王莊園重新恢復到弗朗索瓦(Francois)時代的規(guī)模。這一時期,侯伯王酒大量出口到美國,尤其在受法國文化影響深刻的新奧爾良地區(qū)特別受歡迎。
一直到1922年,侯伯王莊園都為拉瑞尤家族擁有。隨后,侯伯王莊園產(chǎn)權進入了混亂時期。1935年,當年非常富有的美國金融家克蘭斯帝龍(Clarence Dillon)因很喜歡葡萄酒,決定去葡萄酒圣地波爾多買一個優(yōu)秀莊園。他原來是決定購買圣埃美隆區(qū)(St. Emilion)的白馬酒莊。
由于當天雨大霧濃,天氣很寒冷,身體不適的他想找個地方休息整頓一下,結果走進了離城不遠的侯伯王莊園。饑寒交迫的他,喝著侯伯王的美酒,吃著酒莊準備的美餐,喜歡不已。交談中得知莊主有出售酒莊之意,雙方隨即一拍即合,當場成交。從此,侯伯王莊園一直由克蘭斯帝龍及其后人擁有。
克蘭斯帝龍買下侯伯王莊園時,酒莊已處于破敗的邊緣。70年來,帝龍家族向酒莊投入大量資金。克蘭斯帝龍不僅修復了古堡,還擴建了酒窖,還是波爾多優(yōu)秀個使用不銹鋼發(fā)酵桶的酒莊。他的兒子道格拉斯·帝龍(C.Douglas Dillon)在艾森豪威爾(Eisenhower)總統(tǒng)時代任美國駐法國大使,回美國后先后任肯尼迪(Kennedy)政府的副國務卿和財政部長。
無論是外交官,還是政府部長,道格拉斯都經(jīng)常用侯伯王酒招待各國貴賓,將酒莊聲譽推向新的高度。1958年,帝龍家族成立了侯伯王莊園的控股公司克蘭斯帝龍公司(Domaine Clarence Dillon SA),之后不斷對酒莊進行投資,建造現(xiàn)代化發(fā)酵窖,實行葡萄品系選擇,修建地下大型酒窖,重新裝修酒莊。經(jīng)過兩代人的努力,侯伯王莊園已成為一座將傳統(tǒng)和現(xiàn)代完美結合的優(yōu)秀酒莊。傳到第三代,克拉倫斯的孫女瓊安·帝龍(Joan Dillon)是家族中最用心經(jīng)營酒莊的一位。
從70年代她接手酒莊開始,侯伯王莊園才在經(jīng)營中獲利,這使帝龍家族得以逐步擴展家族的葡萄酒事業(yè),陸續(xù)兼并佩薩克的其它三個優(yōu)秀酒莊。瓊安與優(yōu)秀任丈夫盧森堡王子結婚后育有一兒一女。優(yōu)秀任丈夫去世后瓊安與德·穆西公爵(Duke de Mouchy)結婚,穆西公爵也就成為了現(xiàn)在侯伯王莊園的董事長。另外,更值得一提的是侯伯王莊園的釀酒家族德馬斯(Delmas)。
喬治·德馬斯(George Delmas)于1921年加入侯伯王莊園成為釀酒師。他的兒子讓-伯納德(Jean-Bernard)就出生于酒莊,之后繼承父業(yè)成為酒莊釀酒師。德馬斯家的第三代后人讓-菲利普(Jean-Philippe)目前已成為酒莊管理隊伍的一員。一家三代都忠心不二、兢兢業(yè)業(yè)為酒莊付出。
德馬斯家族是波爾多公認的最頂尖釀酒師之一。他們在1961年優(yōu)秀個提出打破傳統(tǒng),采用新科技設備釀酒,引進不銹鋼發(fā)酵桶等措施,獨辟蹊徑地創(chuàng)造了具有獨特口感的新時代名莊葡萄酒。在所有列級名莊均保留傳統(tǒng)釀造方法的當時,這一舉措是不可思議的,時至今日,這已是大部分優(yōu)秀酒莊效仿的樣板。酒莊1970年陳釀酒在1976年大名鼎鼎的巴黎品酒會上獲得了第四名的成績。
侯伯王莊園目前擁有葡萄園共計51公頃,其中紅葡萄占48公頃。園內表層土壤為砂礫石土,次層土壤為砂質粘土型土壤。種植的紅葡萄品種包括45%的赤霞珠(Cabernet Sauvignon)、40%的梅洛(Merlot)以及15%的品麗珠(Cabernet Franc)。葡萄樹的平均樹齡為35年,用于釀造酒莊紅葡萄酒,包括正牌酒和副牌酒。
值得一提的是,酒莊副牌紅葡萄酒在2008年之前稱為Chateau Bahans Haut-Brion,2008年之后才更為今名Le Clarence de Haut-Brion。另有3公頃用于種植白葡萄品種:賽美蓉(Semillon)和長相思(Sauvignon Blanc),用來釀造波爾多最頂尖的白葡萄酒Chateau Haut-Brion Blanc。侯伯王莊園白葡萄酒無論價格還是質量都是世界頂尖的。侯伯王莊園釀酒頗為傳統(tǒng)。
采用人工選擇性采摘,之后在流動車上的挑選臺精選,然后送到酒莊。葡萄破碎后進入發(fā)酵桶開始發(fā)酵。新酒除渣后進行橡木桶培養(yǎng),一般用75%的新橡木桶,橡木桶烘烤程度為輕-中,酒的培養(yǎng)時間為15至18個月。酒莊與橡木桶公司合作,在酒莊內制作橡木桶,以便做出來的橡木桶更符合酒莊的細節(jié)要求。
傳統(tǒng)三個月倒一次桶,用蛋白澄清,在裝瓶前進行濾清,最后裝瓶。侯伯王正牌酒在全新橡木桶中陳釀24個月,其酒質年輕時像個處于豆蔻之年的女孩,清純可愛,淡雅芳香,陳年之后則具備成熟女人的美麗,熱情大方,盡現(xiàn)媚態(tài)。正牌酒Chateau Haut-Brion通常給人“香氣含蓄”的優(yōu)秀印象,但在接下來每次搖晃酒杯時,總會發(fā)現(xiàn)新的香氣,復雜而豐富。侯伯王莊園特殊的風土環(huán)境,給葡萄酒烙下了自己特殊的香味。
在品嘗初期,會發(fā)現(xiàn)其香味同樣是含蓄的,且單寧細膩、柔和。在口腔中,能夠感受到這款酒強勁的酒力,最后的余味驚人地持久。酒莊副牌紅葡萄酒Le Clarence de Haut-Brion如同是其正牌紅葡萄酒的縮影,從中可以找到正牌酒所具有的典型特色,適合在5年后飲用。
侯伯王品牌點贊
14
0